2月1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栏整版刊发了我校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李雄飞、李言统、彭洁莹教授3篇论文。

李雄飞的《“西调”流变》通过对明清两代西北人群“流寓”的描述,揭示了“西调”流变的深层原因。李言统的《韩愈寓潮的民间面相》从“韩愈诗文及事件的传奇化敷衍”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文人、官方与民间合力演绎的具有多重面相的韩愈形象。彭洁莹的《春来何处不归鸿——宋代流寓岭南文士的故乡观念》以宋代流寓岭南文士为例,阐释了流寓者故乡观念的变迁。
我校中国流寓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中心研究工作,予以多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中心研究人员不负厚望,进一步加强了学术研究工作。本次在国内权威报刊上发表的3篇论文,是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彰显了中心学术团队的学术水平。